我们懂中国想要自己主导外交关系,朝鲜还是会努力和中国把关系处好。不过,朝鲜也会不顾一切困难,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1992年,像兄弟一样亲近的中朝两国,却进行了一次感觉很奇怪的会谈。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对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说了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中国的外交和朝鲜搞社会主义建设,这两者之间有啥关联或冲突呢?更让人觉得有意思的是,一年多以后,最后一批中国志愿军回国了,朝鲜再也没有中国军队。而从那以后,中国的外交也开启了新篇章。
大家通常觉得,抗美援朝战争在1953年就结束了。但其实,志愿军大部分是在1958年才撤回来的。这中间的五年,发生了很多事情。
1953年7月27号,朝鲜战争的各方在板门店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之后战争就停了下来。但朝鲜半岛上的军事对立并没有彻底消失。虽然停战协定里划了军界线和缓冲区,可美国却没按约定撤走军队。更甚者,美国在停战协定签了的同年10月,又跟韩国签了驻军协议,继续在韩国留着他们的军队。
不过,中朝两国的领导人想了想,觉得朝鲜战后经济太差,根本挡不住资本主义悄悄搞破坏。要是美国真敢撕毁协议,再挑起战争,我们可不怕。但人家没直接动手前,咱们也没能力主动去打人家。要是咱们贸然进攻,可能就连现在这点国际支持都没了,朝鲜半岛也会失去和平。所以,中朝两边都默默接受了美国的敌意,但为了保险起见,朝鲜也答应让一部分志愿军留下来,帮忙防着美国。
在抗美援朝那会儿,志愿军为了保卫和平,勇敢地打仗,不怕牺牲,坚决跟美国鬼子对抗,给朝鲜半岛和东亚的和平立下了大功。像黄继光、邱少云这样的英雄烈士,在战场上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永远留在了朝鲜。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之间的感情,比血还要浓,是生死之交。看到战后朝鲜到处都是破烂,志愿军就帮忙重建,和朝鲜人民一块儿搭桥铺路、盖房种地。志愿军的这种无私帮助,让朝鲜的老百姓特别感动,他们的付出也成了中朝两国深厚友谊的美好传说。
1954年,朝鲜人民刚从战争的苦难中解脱,又碰到了少有的天灾,许多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志愿军全军上下都节省着过日子,把自家种的700万斤粮食送给了朝鲜百姓。不仅如此,他们还捐了五百多把犁和10万多件日常用品给朝鲜人民。工作之余,志愿军战士们还主动帮忙种树、耕地、盖房子和工厂,为朝鲜的重建出了大力气。志愿军的这些好心好意,让朝鲜人民心里特别暖和,感激得很。
有了志愿军的帮忙,朝鲜的大城市像平壤、咸兴、元川这些,没多久就恢复到了打仗前的样子,经济建设大步向前。志愿军还协助朝鲜民众修缮了水利设施,新建了8座水库和一千多座大坝,这让朝鲜百姓的生活环境好了很多。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朝韩边界挺平静的。美国人除了建军事基地,没有其他要打仗的意思。志愿军全面帮忙建设,加上朝鲜人民的努力,朝鲜的国家力量慢慢恢复并增强了。还有苏联这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帮忙,朝鲜现在有了抵抗韩国进攻的能力。志愿军再留在朝鲜,也没啥用处了。所以,中国政府和朝鲜政府商量后,1958年就撤走了好几十万志愿军。
按资本主义国家的老规矩,帮一个国家打仗,跟抢它的主权是一个意思。美国就是照着这个规矩,把韩国变成了自己的小跟班。他们还觉得,志愿军留在朝鲜,就是想暗中抢走朝鲜的主权。他们就拿这个当借口,到处说中国的坏话。志愿军一撤退,可算是狠狠打了他们的脸。
但是,并不是所有志愿军都撤回来了,还有很少一部分人,依旧在板门店周边坚守岗位,他们就是“军事停战委员会”,负责监督停战情况。这个委员会的任务,就是在边境上有点小摩擦时,就通过展示力量和外交手段,把问题悄悄解决掉,避免再次发生大战。
不过,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世界格局有了大变动。因为苏联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太霸道,我国政府狠狠批评了他们,还在他们要进一步侵犯我们主权时,坚决地说了不。从那以后,中苏关系就变差了,紧接着印度和越南也开始侵占中国领土,挑起战争。这期间,苏联还直接出兵打中国,但在珍宝岛被打得落花流水。苏联还说要对中国进行核攻击,可后来在毛主席精心布置的国际战略下,苏联的阴谋没能得逞。
朝鲜和苏联关系很铁,所以在苏联主导的对中国围堵行动中,朝鲜选择了中立。不仅如此,那时候中朝两国在文化上的交流还更加频繁了。这在当时的国际大背景下,真的挺不容易的。由此可见,通过抗美援朝结下的友谊,那可不是一般的深。
不过,中国不可能一直被关在门外。当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瞧见中苏关系恶化后,他们瞧见了“和中国重归于好的机会”。所以,像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总统尼克松这些大人物,一个个都跑到中国来了,有的直接就跟中国建交了,有的则是来为建交打基础的。韩国呢,显然也不想在这方面慢人一步。
1973年6月23号,韩国总统朴正熙提出了“623宣言”,说韩国想在公平互利的基础上,跟苏联、中国这些社会主义国家搞好外交。这事儿算是韩国外交政策变了个大方向。
1983年,有6个坏人把一架中国民航飞机劫到了韩国。那时候,中国和韩国还没正式建交,但韩国政府还是把这事办得很妥当。他们给机组和乘客安排了高档酒店住,吃得也挺好,还找了工程师仔细检查并修好了飞机。不光这样,韩国政府还带着机组和乘客在汉城逛了逛,看了好多东西的百货大楼,还有三星公司很先进的工厂。这些贴心的举动,赢得了中国朋友们的称赞。
之后,中国和韩国有关方面坐下来谈了谈如何归还那架飞机,最后商量好:劫持飞机的人要在韩国坐4到6年的牢。而那架飞机呢,就安全地回到了中国。在最后的协议书上,两国都正式地写上了自己的名字。这件事处理得很妥当,也成了中韩关系变好的一个起点。
从那以后,中国和韩国在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往来变得越来越热络。1984年3月份,韩国网球队跑到昆明,跟中国队争夺戴维斯杯东区的一个席位,结果中国队以3比1赢了。到了4月,中国青年篮球队又去汉城,参加了第八届亚洲青年篮球锦标赛。
1988年2月25日,韩国总统卢泰愚在刚上任时就讲话说,韩国要在跟西方国家关系更紧密的同时,“去拓展和那些韩国还没交往过的大陆国家的关系”。没多久,卢泰愚总统又发了个特别的声明,说韩国得放下思想上的差异,好好改善跟苏联、中国还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1986年9月,中国组建了一个庞大的体育队伍,去汉城参加了第十届亚运会。过了两年,汉城又举办了奥运会,中国又一次派队伍去参加。当中国的体育队伍进场时,现场响起了《歌唱祖国》这首歌。到了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举办,韩国也派来了700多人的队伍参加。
为了利用好中韩关系变好的大好机会,韩国给北京亚运会赞助了好几百辆车,韩国企业也花了不少钱打广告。亚运会那会儿,好几千韩国游客来中国玩。在亚运会颁奖和一些正式活动上,中国开始用韩国的英文名“Republic of Korea”。就在那一年,韩国和苏联也正式建交了,得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认可。
中韩两国很快就着手进行正式的建交商量,不过,中国很看重韩国对台湾的看法,按照我们一直以来的规矩,我们一直要求韩国和台湾断绝一切所谓的“外交”来往。韩国方面说,他们基本上能接受,但希望能和台湾保持一点非官方的联系。这样一来,中韩建交的事儿就算板上钉钉了。
但是,朝鲜对于中韩建立外交关系这事儿,反应挺让人捉摸不透,一直都表现得有点不冷不热,带着反对的意思。为了照顾朝鲜的感受,中国就想了个办法,叫“交叉承认”,简单来说就是中国承认韩国,而美国和日本去承认朝鲜。可朝鲜对这个办法并不买账,它拒绝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检查,以此来表达它的不满。韩国也拿这个当理由,拒绝了中国提出的“交叉承认”方案,还说跟苏联建交那会儿也没搞过什么“交叉承认”,中韩建交就应该只是两国之间的事儿。
1992年7月,中国和韩国决定要建立外交关系了。为了让朝鲜心里舒服点,中国的外交部长钱其琛特意跑到朝鲜,跟他们的领导人金日成说了这事儿,还保证中朝之间的友情肯定不会变,中国还是会像以前那样支持朝鲜发展经济,也会帮忙改善朝鲜和美国、日本的关系。不过呢,朝鲜的领导人在会上是这样说的:“我们懂中国要自己做主搞外交,朝鲜跟中国的友好还是会继续加强的。但是,朝鲜也会不怕困难,坚持走社会主义的路。”
这话听起来没啥问题,但满满都是朝鲜人对中韩建交的不高兴。那次会议也是,气氛怪怪的,没多久就结束了。打那以后,金日成嘴上没再多说啥,可他也再没去过中国了。
世界常常这样,闭关自守则容易起冲突,互通有无则能增进理解。中国跟韩国一建交,朝鲜半岛上那战争的风声就彻底没了。原本管两边调解的军事停战委员会,也没必要再存在了。所以1994年的时候,这个委员会就解散了,大家也都回了中国。从那以后,“志愿军”这三个字就成了历史,永远铭记在新中国人民的心里。
信通配资-配资指数平台-证券开户佣金最低排名-配资最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